在炎熱的夏季,戶外各種毒蟲悄悄出沒。到郊外公園等地游玩時,若未做好防護措施,很容易會被毒蟲叮咬,輕者受傷瘙癢,重者甚至可能喪命,因此不得不防。
據@人民網報道,近日,佛山市禪城區一居民被一只蜘蛛咬傷,致多臟器功能衰竭,被緊急送入ICU搶救。所幸經過醫院全力救治,保住了手臂,醫生推斷該蜘蛛毒性非常強。
生活中對我們有危害的毒蟲不在少數,如蜱蟲、隱翅蟲、螨蟲、毛毛蟲等等,對于被這些毒蟲蟄咬,我們該如何施救處理呢?
1.蜱蟲
4~10月是蜱蟲的活躍期,它們喜歡將頭埋在人皮膚內吸血,由于蜱蟲自帶病原體,在被蜱蟲叮咬后,叮咬部位會發炎破潰,嚴重時被叮咬者可能會高燒不退,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,危機生命。
在發現被蜱蟲叮咬時,不要硬拽或直接拍,以防其嘴上倒刺深入體內,正確做法是先用酒精涂抹,帶蜱蟲口器松開后,再用鑷子將其取出,切勿直接用手觸碰。
2.隱翅蟲
夏季雷雨天,我們很容易發現隱翅蟲的影子,通常來說隱翅蟲爬到皮膚表面并不會有事,但若將其拍打或壓碎,其體內毒素就會沾到皮膚上,引起隱翅蟲皮炎,或引發條狀或片狀水腫型紅斑。
在發現隱翅蟲爬到自己身上后,切勿拍或碾壓,應將其彈走。若被咬,可內服抗組胺藥,外涂解毒搽劑或外用糖皮質激素。
3.跳蚤
跳蚤往往會躲藏在人體腰部、頭發等部位吸食人血,被叮咬后傷口會起紅疹,紅腫癢痛大概會持續1~2周才會消退。
跳蚤的滋生和個人衛生習慣及寵物有很大關系。因此應注意家庭衛生,經常開窗通風,及時清洗床品和衣物。若家中有寵物,要經常給寵物洗澡、驅蟲。
4.恙蟲
被恙蟲叮咬后,皮膚基本會產生焦痂。潛伏4~21天后,患者會出現高熱,除了眼睛紅,還會出現皮膚紅腫、四肢麻痹,惡心嗜睡等癥狀,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多器官衰竭而致死。
恙蟲多在山林草叢出沒,因此不要隨意坐在草地上,注意保護身體暴露部位。如果在野外活動后出現長時間高熱不退,且發現皮膚有焦痂的情況,應盡早就醫。
5.毛毛蟲
很多毛毛蟲身上會有毒毛,被蜇傷后皮膚會有灼燒刺痛感,皮膚表面會出現紅腫,甚至化膿潰爛,嚴重者還可引起蕁麻疹等全身不適。
在被毛毛蟲蜇傷后,應立即用膠布或透明膠帶反復多次沾去皮疹處毒毛,清除毒毛后用清水或肥皂水反復沖洗。若未緩解,應及時去醫院就診,避免搔抓。
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:9635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