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腎癌可見于各個年齡段,高發年齡為50-65歲,男性較女性好發,男女比約為1.83∶1。我國2015年腎癌年新發病例已達到7.4萬例,發病率5.4/10萬高于世界人口標化發病率3.56/10萬,死亡率1.97/10萬高于世界人口標化發病率1.21/10萬。腎癌是“沉默的腫瘤”,發病隱匿,早期無典型癥狀。僅有6%~7%的患者出現血尿、腹痛、腹塊,這是腎癌“三聯征”明顯癥狀。絕大多數患者感到身體不適時,病情已處于晚期。
腎癌的發病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,其發病機制至今未明,但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風險:
1.吸煙與肥胖:吸煙者患腎癌風險是不吸煙者的2倍,肥胖人群因脂肪代謝異常,風險增加30%。
2.慢性病與藥物:長期高血壓、糖尿病患者,或濫用激素、止痛藥者風險更高。
3.職業暴露:接觸重金屬、化學溶劑(如干洗劑、焦炭)的工人,腎癌風險顯著上升。
4.遺傳與家族史:約2%~4%的腎癌與遺傳相關,如VHL綜合征、結節性硬化癥患者風險極高。
預防腎癌要從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開始,在生活中應戒煙、戒酒,不喝太多咖啡,避免熬夜;減少高糖、高脂肪食物的攝入,控制體重,適當鍛煉;避免放射線損害,防治濫用激素,減少化學性致癌物質的接觸;不食用霉變腐爛食品;不濫用止痛藥等藥物。
如果擔心身體出現腎癌,首先需要到醫院做腎臟彩超,通過彩超檢查,如發現腎上有腫物,則需進一步做增強CT或核磁檢查,了解以及明確腎臟腫物的性質,必要時還需進一步做穿刺活檢送病理化驗。腎癌比較多發于50-70歲的人群,要每年到醫院做彩超以及胸片等檢查,了解身體健康的情況。
腎癌在病情初期的時候會表現出腰痛、腹部包塊以及血尿等病癥,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遺傳因素、身體存在基礎疾病或者過度肥胖等因素所引起。一旦確診患有腎癌,要及時結合身體的情況,采取藥物或手術進行醫治。
高危人群:
這些人群需格外警惕
1. 年齡>50歲:腎癌高發年齡為50~70歲,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2-3倍。
2. 長期吸煙者、肥胖者(BMI≥30)。
3. 有腎癌家族史或遺傳病史者。
4. 慢性腎病患者或接受長期透析者。
因此建議40歲以上人群應將腎臟超聲納入年度體檢,尤其是有腎癌家族史、長期吸煙史或高血壓控制不佳者,腎癌的常規篩查推薦查腎臟彩超,通過彩超檢查,如發現腎上有腫物,則需進一步做增強CT或核磁檢查,了解以及明確腎臟腫物的性質,必要時還需進一步做穿刺活檢送病理化驗。
腎癌在病情初期的時候會表現出腰痛、腹部包塊以及血尿等病癥,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遺傳因素、身體存在基礎疾病或者過度肥胖等因素所引起。一旦確診患有腎癌,要及時結合身體的情況,采取藥物或手術進行醫治。
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:9635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