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肝臟是“沉默”的器官,在出現問題時可能因為癥狀不明顯難以被發現,導致疾病被忽略。臨床上大部分有癥狀的患者是肝病進入中晚期,往往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期。雖然肝病發生早期沒有明顯癥狀,但一些“信號”是值得注意的,若在出現時能警惕并且做肝臟檢查,能避免肝病被拖延。就如常見的肚子脹,可能也和肝病有關。
1.肝功能受損,膽汁分泌異常
因為肝臟是身體最大的消化腺,各種食物進入身體后會通過肝臟分解代謝,所以肝臟會制造膽汁來幫助脂肪類食物消化。肝病患者肝功能受損,膽汁的生成以及排泄會出現障礙,脂肪類食物無法被消化吸收,會出現消化不良引發腹脹,甚至會伴隨著腹瀉。
2.胃腸粘膜淤血
若是存在肝硬化,會有門靜脈高壓以及胃腸粘膜淤血現象,這種情況會導致細胞腫脹、消化液分泌異常,使食物消化吸收不良。特別是在進食高蛋白質食物后,如雞蛋、牛奶等,這些食物在腸道內發酵腐敗產生氣體,使人感覺腹脹不適。
3.電解質紊亂
因為肝病導致膽汁分泌量減少,使食物消化不良,讓身體出現食欲不振,而飲食量減少導致身體營養不足出現電解質紊亂。電解質紊亂會讓腸蠕動變慢,甚至出現腸麻痹,讓人有腹脹不適等感覺。
1.關節疼痛
要注意若出現類似于關節炎的癥狀,如關節疼痛,而且還伴隨著惡心、嘔吐、食欲下降等要警惕和肝病有關,大部分是自身免疫性肝炎。因為免疫系統對細胞以及肝臟組織發起攻擊,讓身體出現相關癥狀。
2.眼睛或者皮膚變黃
由于肝臟有處理廢棄血細胞的功能并且產生膽紅素,肝病會讓肝功能下降,膽紅素無法代謝出體外,會隨著血液來到眼睛以及皮膚等部位,導致皮膚或者眼白處變黃。這種情況在臨床上被稱為黃疸。
3.皮膚有淤斑
由于肝臟有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。若存在肝病,凝血功能下降,血液凝聚受影響,易出現皮膚出血或者皮下有淤斑。
溫馨提示,肝病雖然早期癥狀不明顯,但有相關信號,一旦發現及時做肝臟檢查,避免肝病被忽略。此外患有肝病在治療期間要做好養肝措施,不熬夜、不吸煙、不喝酒、補充足夠微量元素促進肝細胞修復,幫助治療肝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