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惡性腫瘤的癥狀會因其所在的器官、部位以及發展程度不同而不同,但惡性腫瘤腫瘤早期大多數都是無明顯癥狀的,即便有癥狀也常常沒有什么特征性。一般說來,我們將癌癥的臨床表現分為局部表現和全身性癥狀兩個方面。
甲狀腺、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較淺部位觸摸到。腫瘤轉移到淋巴結,可導致淋巴結腫大,某些表淺淋巴結,如頸部淋巴結和腋窩淋巴結容易觸摸到。至于在身體較深部位的胃癌、胰腺癌等,則要用力按壓才可觸到。惡性腫瘤包括癌的腫塊生長迅速,表面不平滑,不易推動;良性腫瘤則一般表面平滑,像雞蛋和乒乓球一樣容易滑動。
腫瘤的膨脹性生長或破潰、感染等使末梢神經或神經干受刺激或壓迫,可出現局部疼痛。出現疼痛往往提示癌癥已進入中、晚期。開始多為隱痛或鈍痛,夜間明顯。以后逐漸加重,變得難以忍受,晝夜不停,尤以夜間明顯。一般止痛藥效果差。
體表或胃腸道的腫瘤,若生長過快,可因供血不足出現組織壞死或因繼發感染而形成潰爛。
癌組織侵犯血管或癌組織小血管破裂而產生。如肺癌患者可咯血或痰中帶血;胃癌、食管癌、結腸癌則可嘔血或便血,泌尿道腫瘤可出現血尿,子宮頸癌可有陰道流血,肝癌破裂可引起腹腔內出血。
癌組織迅速生長而造成空腔臟器的梗阻。食管癌梗阻食管則吞咽困難;膽道部位的癌可以阻塞膽總管而發生黃疸;膀胱癌阻塞尿道而出現排尿困難等;胃癌伴幽門梗阻可引起餐后上腹飽脹、嘔吐等。
早期惡性腫瘤多無明顯全身癥狀。惡性腫瘤常見的非特異性全身癥狀有體重減輕、食欲不振、惡病質、大量出汗(夜間盜汗)、貧血、乏力等。
顱內腫瘤可引起視力障礙(壓迫視神經)、面癱(壓迫面神經)等多種神經系統癥狀;骨腫瘤侵犯骨骼可導致骨折;肝癌引起血漿白蛋白減少而致腹水等。腫瘤轉移可以出現相應的癥狀,如區域淋巴結腫大,肺癌胸膜轉移引起的癌性胸水等。
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:963558